English

干旱地区摆脱缺水困境须综合治理

1999-02-01 来源:光明日报 李宗植 我有话说

水是世界性话题。目前各国普遍关注的人口、粮食、资源、能源、环境等五大问题都和水息息相关。而缺水又是世界性难题,淡水危机各国都存在。我国是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,水利不仅是农业的命脉,而且是国民经济的命脉。水利不仅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,而且是需要重点发展的战略产业。

我国是世界上十三个贫水国之一,年均降水量为630毫米,低于全球陆面和亚洲陆面的降水量;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28124亿立方米,人均水量只有2474立方米,是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/4。我国干旱缺水的地区涉及20多个省市区,面积约500万平方公里,占陆地面积的52%,耕地面积占全国的64%,人口占全国的43%;每年农业正常用水缺少300多亿立方米,受旱面积达二、三亿亩,其中沿昆仑山、秦岭、淮河一线以北的旱作农业区,跨越15个省市区的965个县市,耕地7.23亿亩。南方无灌溉的旱地也近二亿亩。

我国水资源分布严重不平衡,降水东南多西北少,山区多平原少,雨量大致由东南向西北递减。东南沿海正常年份降雨量大于1600毫米,西北广大地区少于250毫米,有的地方年降水仅50毫米。降水年内分配不均,冬春少雨、夏秋多雨,汛期雨量过于集中,常以暴雨形式出现,利用难度很大,非汛期又水量缺乏。降水量年际变化也大,丰水年与枯水年相差悬殊,使水旱灾害频频发生,甚至同一地区有时旱涝接踵而至,交替成灾。

我国水资源需求增加迅速。随着经济发展、人口增加、城市扩大、农业种植结构调整,各行各业对水的需求量逐年增加。建国以来,我国每10年工农业发展和人民生活用水量增加近1000亿立方米,目前年总用水量已高达5600亿立方米。照此速度,不要很久,我国用水将达到可用水储量的极限。

干旱的威胁日益严重。由于全球温室效益的加剧和生态环境变差,干旱地区降雨稀疏,不少地方干旱频繁发生,受旱面积扩大,旱情加重。据统计,建国后到80年代末,我国每年受旱面积约3.1亿亩。90年代后,干旱进入新的一轮活跃期,每年受旱上升到3.8亿亩。有些地方高温天气频繁,降水逐年减少。据实测,1997年北方91条河流的水量较上年同期减少20%,500座大型水库总蓄水量较上年同期减少33%。北方平原区地下水储量减少240亿立方米。缺水,使400多个城市的生产生活受到严重影响;缺水,使地下水超量开采,引发了河湖干涸、地面沉降。

兴修水利是干旱地区最重要的一项基本建设。但过去由于受计划经济体制及其运行机制的束缚,水利建设投资渠道单一,投资缺乏约束机制,投资主体往往为了局部利益而争项目、争投资,造成重复建设。为此水利建设必须改革旧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,建立健全水利固定资产经营管理体系、多元化多渠道多层次的水利投资体系、合理的水资源价格体系和水利法规体系。

建立水利固定资产的经营管理体系。水利企事业单位要逐步建立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机制,按社会公益型、有偿服务型、生产经营型,逐步确定不同的投入经营方式。逐步形成防洪、水土保持、国家投入和受益对象投入结合;灌溉工程、小型农田水利、基建配套,谁受益谁负担,国家适当补贴;供水工程实行有偿、贷款、自筹、股份制等多种经营管理形式,允许出租、转让、承包、继承,使水利固定资产经营管理向产权清晰、责权明确、事企分开、管理科学的方向发展。

建立新的水利投资体系。兴办水利需要全社会的理解和支持,所需资金要靠政府动员组织各方力量筹措,建立多元化、多渠道、多层次的水利投资体系。各级政府应逐步增加水利投入。要建立水利专项基金,基金来源包括基本建设拨改贷、农田水利补助费、各专项资金的有偿部分、依法征收的水资源费等。随着农村土地家庭承包延长30年政策的落实,农户投资水利建设必将兴起热潮,要鼓励和支持他们以多种方式建设与经营小型水利设施,谁投资、谁所有、谁受益,保证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。要积极引进资金、技术、设备和先进管理经验,改善投资环境和管理办法。

建立合理的价格体系。我国干旱缺水日益突出,但低效用水却大量存在,主要原因之一是水价太低。价格是水利产业市场化的重要依托,应逐步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水价调整机制,分类定价、分级决策,按核实的固定资产成本实行基本水价和计量水价,在国家价格政策指导下,确定水价,实行计划用水、限额配水、按方收费、超量加价,改变低价用水甚至无偿用水的状况,形成有利于节水的价格机制。

健全法制体系。要依法治水,增强全民爱水、惜水、依法治水的自觉性。要根据《水法》和《水土保持法》完善配套法规,加快水利经济立法步伐。要以实施取水许可制度为突缺口,建立以权属管理为中心,对水资源保护、开发、利用的全过程进行动态调控的体系。建立高效、廉洁、公正的水利执法队伍,形成省地县及重点工程为主体的执法体系。加强流域之间、部门之间水资源水事纠纷的协调和管理。

干旱地区摆脱水资源制约,出路不外开源和节流。从我国现实看,人工降雨、海水淡化、远距调水、人工打井等开源措施都深受资金、技术、效益等的制约,单纯开源便难以为继。因此必须在节流上做文章,开展节水灌溉,发展节水型农业。

我国农田灌溉面积约8亿亩,居世界首位,年农业用水约4000亿立方米,占全国水资源消耗量的80%,但灌溉水的利用率只有25—40%,低的仅有15%。与我国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世界上一些干旱气候条件下的国家,很早就实施了现代化的旱作节水农业。地处沙漠的以色列大力发展节水农业,其农业在世界占有一席之地。以色列和北京市土地面积相近,北京的水资源总量和农业用水量都是以色列的2.04倍,但万元产值的取水量是以色列的2.76倍。当前我国大多干旱地方仍沿用传统落后的灌溉方式,灌溉用水在渠道里经渗漏、蒸发,未进田已损失了60%。灌溉时多采用大水漫灌,又损失了近1/3。简陋的灌溉设施和粗放的灌溉方法,冲走了肥料,使地下水位升高,加速了土壤板结和盐碱化。因此必须在用水方式上来一场革命。

节水灌溉是包括水资源的合理调度、水源工程建设、配输水系统、灌溉制度、灌水方式等多项内容的系统工程。节水灌溉既是现代农业科技的重要内容,又是缓解供水矛盾的重要途径。应当由小到大、从易到难逐步推广。当前能够做的首先是对渠底和侧壁进行防渗处理,在蒸发量大的地方采取防蒸发措施,明渠改暗渠或明渠加盖板。进而采用管道输水。其次是改革灌溉方法,由大水漫灌向常规节水转变,由常规节水向高新技术节水转变,修建田间工程,采用地下管道灌溉或喷灌、滴灌、微灌、渗灌。又次,建立合理的旱作农业结构,采用多种旱作农业技术措施。我国4000多年的农业发展史也是用水文明史。在新的历史条件下,我们要继承和发扬古代劳动人民丰富的旱作农业经验,配合使用工程、农艺和生物措施,把节水灌溉技术,化学和生物控制及农业机械等措施融为一体,实施集雨节水技术、覆盖耕作技术、栽培技术,进行土肥水的综合调控。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